兩會貸款新政的簡單介紹
本文目錄一覽:
2018國家買房新政策有哪些
隨著房價的暴漲,國家為了抑制房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讓房屋回歸到住的屬性上來。那么2018國家買房新政策有哪些呢?2018國家買房貸款利率是多少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2018國家買房新政策有哪些:
政策一:2018年2月28日,央行首次降息
2018年2月28日,央行下調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其中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2.5%.
政策二、房產政策將繼續分類指導,因地因城施策
在兩會報告中指出,今年房產政策將繼續分類指導,因地因城施策,落實政府主體責任,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政策三:2018年3月25日國土部住建部樓市新政落地
今年3月,國土資源部和建設部聯合下達一則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合理安排住房和其他用地供應規模,優化住房供應套型,促進用地結構調整,加大市場秩序和供應監督力度。
政策四:2018年3月30日央行宣布二套房款首付可低至四成
今年3月30日,行業發布了一則個人住房貸款政府的通知,對擁有一套住房,并且貸款未還清的居民,購買家庭二套房,最低首付不能低于40%,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首套房的家庭,最低首付為20%,對擁有一套住房,且還清貸款,再次申請公積金購房的家庭,最低首付為30%。
2018國家買房貸款利率是多少:
0-6個月(含6個月),年利率:4.35%。
6個月-1年(含1年),年利率:4.35%。
1-3年(含3年),年利率:4.75%。
3-5年(含5年),年利率:4.75%。
5-30年(含30年),年利率:4.90%。
文章總結:好了,關于2018國家買房新政策有哪些以及2018國家買房貸款利率是多少的相關知識就介紹到這里了,有需要了解更多資訊的朋友,請繼續關注齊家網,后續我們將有更精彩的內容為您奉上。
兩會房貸新政策
一、2021兩會房貸新政
2021年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將延續。
3月10日下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閉幕會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對于廣大小微企業普遍關心的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的政策,未來還將會延續;工、農、中、建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小微貸款將會增長30%以上。關于降息,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主要提了以下幾點:
1、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
2、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3、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從以上三點,可以判斷2021年房貸利率下降的幾率不大,還是以“LPR利率不變”,“地方房貸利率上調”的模式為主。
二、4月1日起銀行貸款利息上調多少?
網傳兩會結束,4月1號銀行利息上調15%,房貸LPR從基準4.65上調到5.65,3月買房,和4月買房,4月高多幾十萬的利息。
兩會信貸備受關注,前段時間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期間講話表示:之后一段時候貸款額度將會收金,利息也會逐漸上浮,門檻大范圍提高,貸款難、貸款嚴、貸款不夠用將是必然。4月1日起,將逐一關閉信貸個別個人專項貸款
現在信用貸款風險非常高,銀行貸款可能會對國家的經濟形式產生嚴重的影響。隨著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銀行資金無法回收,甚至導致銀行貸款危機。
針對以上信息土流網小編在網上查找了相關信息,發現有的信息還是2018年的,所以有關事項的真實性有待考證。
三、2021年購房建議
1、剛需一開始就不用糾結什么時候買,剛需買房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
2、很多遲疑都來自未來的樓市預期短期不穩定,那么只能告訴你,當下不要懷疑政府管理房地產行業決心,但更不要懷疑的這樣決心背后,是怎么樣的重要性。
3、如果該樓盤的價格,比周邊樓盤和二手房,高出一大截,并且在品牌、品質等方面并無明顯優勢,那就存在透支房價的風險,不應買入這種透支盤。
4、如果買了房后發現房價降了,也不必憂心。必須明白的一點是:以后的房價,核心只有一個字,穩。
5、沒有多少人能準確預測房價,就算有,也無法精確到點,所以不必到處去問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
6、怎么鑒別好產品,真沒別的捷徑,等看盤量跑壞一雙鞋就知道了,好壞都是對比出來。
7、如果你還是想偷懶,教你個方法,買品牌開發商的,除了一般產品不會差外,出了問題你還能找到人的。
8、糾結學區的家長,想清楚未來的安全感到底是取決于自己還是孩子,因為沒人能保證好學校就一定能培養出好學生。
9、如果有足夠的資金,能一次到位肯定更好,但是如果資金有限就不要勉強了,可以先買套小的。
10、最后,當然是平常心啦,買房這件事,最主要的是要放平心態。
以上內容參考土流網-2021兩會房貸新政:4月1日起銀行貸款利息上調多少
330新政具體內容是什么?對購房者有什么影響嗎?
1、調整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
二套房商業貸款從此前的7成首付降低為4成首付。
2、營業稅免征5年改2年:
這些政策可以說是在響應兩會期間總理“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號召,對于改善性需求置業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尤其是降首付比例之后,200萬的房子能少付60萬的首付款,直接鼓勵大家高層換大宅、大宅換別墅。
未來房價可能會出現上漲的情況,趁現在房價還沒漲起來的時候就是一個購房的最佳時機。尤其是像南寧江山麓府這種高性價比別墅投資比,4月15日起全面漲價,增值前景無限好,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在330新政之后都起到了一個促進的作用。
擴展資料:
還款方式:
根據貸款銀行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借款人應在貸款發放后的次月按月還款,具體方式有兩種,由借款人自行選擇:
1、每月1-20日到貸款銀行用現金償還貸款本息;
2、委托貸款銀行代扣償還。借款人與貸款銀行簽訂《代扣還款協議書》,并辦理個人還款儲蓄卡。借款人可以一次預存多個月份的還款金額,或在每月20日以前就近在銀行儲蓄所存入足額的還款金額,由銀行直接從借款人儲蓄帳戶中扣劃應還貸款本息。
借款人可以提前一次性償還全部貸款本息,也可以提前償還部分貸款本金。
1、提前償還全部貸款本息,貸款銀行將按照貸款實際占用的天數重新核定借款人剩余部分的貸款本息。
2、提前償還部分貸款本息,貸款銀行按剩余的貸款本金重新計算借款人的月還款金額或貸款期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積金貸款
兩會有什么新政策出臺~答得好加M分~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和保障是民生的兩大熱點。今年就業和保障惠民政策頗多,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管理制度、對自主創業提供貸款、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退休人員醫療待遇與單位繳費脫鉤;放開城鎮老年人和靈活就業人員門診。
報告
提綱
農民工可享受與城鎮職工同等社保待遇
■報告摘登: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管理制度,在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補貼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數據解釋:促進6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崗位補貼每人每年3000元,從今年1月開始,企業招用本市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可享受到與招用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同等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將來源于北京市失業保險基金。已經在二、三產業穩定就業的本市農村勞動力按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可以享受與城鎮職工同等的社會保險待遇。
這項政策的出臺正是對應今年本市擬辦的57件實事之一——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失業管理制度,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加強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等公共就業服務,促進6萬名本市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招用本市農村就業困難人員,簽訂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請享受崗位補貼;按照城鎮職工標準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可同時申請享受社會保險補貼。
農村就業困難人員是指全市范圍內的具有勞動能力和轉移就業要求的“4050”、殘疾、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農村勞動力;還包括綠化隔離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礦山關閉地區、保護性限制地區的未就業農村勞動力。
崗位補貼標準:每人每年3000元,最長享受3年。
社會保險補貼標準:以北京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為基數,基本養老保險補貼20%,基本醫療保險補貼9%,失業保險補貼1%。單位招用一人每年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共計為7176元,用于繳納三項社會保險費,最長享受期限為3年。農村就業困難人員本人還需要按規定繳納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報告摘登:做好就業指導和創業服務和對困難畢業生的援助工作
數據解釋:自主創業小額貸款最高50萬
市勞動局表示,本市農村勞動力依法開辦個體工商戶或自主、合伙創辦小企業可以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對個體工商戶的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自主、合伙創辦小企業的貸款額度一般為20萬元最高不超過5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為2年。符合條件的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由小額貸款擔?;鹛峁?,申請人應提供不低于貸款額30%的反擔保。
本市農村勞動力開辦個體工商戶或自主、合伙創辦小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從事財政貼息微利項目的給予全額貼息。自主、合伙創辦小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一次安置本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大學畢業生、復轉軍人3人以上的給予50%貼息,一次安置20人以上的給予全額貼息。
加快農村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建設,三年內免收屬于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報告摘登:以鄉鎮和村級就業服務機構建設為重點,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數據解釋: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人均550元。
市勞動局介紹,有轉移就業愿望的本市農村勞動力可享受與城鎮失業人員同等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創業培訓補貼政策。農村勞動力持本人身份證、《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可自愿在市勞動保障局公布的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中,申請參加一次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免交報名費、培訓費、鑒定費、證書費;有創業意向和條件的,可申請參加一次免費創業培訓。
承擔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按照“先培訓后申請”的原則,向所在區縣勞動保障局提出經費申請。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補貼標準為人均550元;創業培訓補貼標準為每人1329元。
北京市2002-2008年社會保險相關待遇標準 單位:元/月
年 度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 低保標準 職工最低工資 失業保險金
2002年 819 290 465 326-419
2003年 899 290 465 326-419
2004年 966 290 545 347-446
2005年 1086 300 580 382-491
2006年 1240 310 640 392-501
2007年 4111 330 730 422-531
2008年 1630 390 800 502-611
■報告摘登:加大對就業困難群體、困難地區和農村專業勞動力的幫扶力度
數字解釋:五項措施引導單位招用失業人員,力爭單位招用比例占失業人員就業人數的50%以上。
據了解,今年全市將加大對單位招用失業人員的引導力度,通過綜合采取各項政策措施,力爭使單位招用比例占失業人員就業人數的50%以上。
勞動保障局有關人士介紹具體措施,一是深化“三同時”政策,將就業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堅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解決就業問題,努力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在制定區域經濟政策和確定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政府投資項目時,要把安置本地區失業人員和農村轉移勞動力作為重要因素考慮。堅持經濟項目可行性分析與就業需求預測同時進行、經濟項目建設與分流安置勞動力同時進行、經濟項目運行與就業服務同時進行。
二是強化政府責任,進一步完善、落實單位招用優惠政策。要求各區縣在全面落實市級鼓勵單位招用的優惠政策基礎上,結合本地區特點,積極研究制定適合本區域發展的提高單位招用比例優惠政策,特別是對集中招用和招用城鄉失業人員比例較高的企業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和獎勵。
三是完善單位用工信息采集制度。信息是市場的生命線,在人力資源市場上,誰掌握了第一手的鮮活信息,誰就是掌握了整個市場。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要主動上門,及時收集各單位的用工信息,將用人單位提供空崗信息情況與就業服務部門為其提供免費就業服務、全程人事代理等工作聯系起來,調動用人單位的積極性。
四是將職業培訓和單位用人需求緊密結合。緊緊圍繞市場用工需求,開展職業培訓工作。強化定單、定崗式培訓,各培訓機構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整合培訓資源,與用人單位聯手,企業需要什么技能人才,勞動保障部門就開展什么樣的培訓,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
五是強化求職、培訓、招聘和上崗“一條龍”的就業模式。將職業介紹、職業培訓與上崗服務相結合,人才推薦成功、用工雙方達成一致后,勞動保障部門要繼續幫助、指導用人單位辦理優惠政策、參加社會保險、招聘備案等手續。
80萬人可報銷門診醫療費用
■報告摘登:實施城鎮無醫療保障老年人和靈活就業人員門診報銷政策
數字解釋:80萬人可報銷門診醫療費用。
今年本市放開城鎮老年人和靈活就業人員門診。對城鎮老年人和靈活就業人員近80萬人的門診醫療費用予以報銷,具體報銷手續從2009年4月1日開始。
據了解,北京市自2007年建立了城鎮無醫療保障老年人和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去年又解決了城鎮無業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問題,三項城鎮居民醫保制度的實施,標志著北京在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醫療保險全覆蓋。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情況看,在制度建設上,都以大病醫療保險為主,主要解決住院和門診特殊病,因此,城鎮居民的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是當前群眾反映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目前出臺的相關規定指出,凡是參加“一老”大病醫療保險且連續參保繳費一年以上的城鎮老年人,可享受門診醫療費用報銷待遇,具體報銷的相關規定都已出臺。
■報告摘登:實行企業退休人員醫療費用報銷與單位繳費脫鉤
數字解釋:182萬參保退休職工醫療費報銷有保障。
本市今年開始實行退休人員醫療待遇與單位繳費脫鉤政策。從2009年1月1日起,凡是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都可以及時報銷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減輕退休人員的醫療費用負擔。
據了解,本市退休職工182萬人,占全部參保職工人數的36%左右。部分企業因經營困難、關閉破產不能按時繳納醫療保險費。為減輕退休人員的醫療費用負擔,本市將退休人員的門診和住院醫療費報銷待遇與單位繳費情況脫鉤,目的是確保退休人員能及時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從根本上解決了退休人員的實際困難。根據有關規定,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不再與單位繳費掛鉤,其門診和住院醫療費按規定報銷。目前已經實行社會化管理的退休人員,在社會化管理之前,由于原單位欠繳醫療保險費造成部分人員個人墊付的醫療費用不能報銷,新政策出臺后,可以按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有關規定進行報銷。
數據解釋
■就業
——促進6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每人每年3000元,最長享受3年。
■創業
——自主創業小額貸款最高50萬。
■培訓
——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人均550元。
■招聘
——單位招用失業人員,比例占失業人員就業人數的50%以上。
■報銷
——80萬人可報銷門診醫療費用。
■醫保
——182萬參保退休職工醫療費報銷有保障。
■社保
——2009年底前發放1000萬張社會保障卡。
■取暖
——十幾萬戶職工補貼取暖費。
■報告摘登:進一步提升城鄉社會保障水平
數字解釋:2009年底前發放1000萬張社會保障卡。
本市力爭2009年前完成1000萬張社會保障卡的發放和試點工作,實現“持卡就醫、實時結算”。
今年6月1日,社會保障卡將在北京兩個區縣發放,參保人員將開始享受醫保實時報銷。在剛剛公布的北京市2009年擬辦實事中,“初步完成本市社會保障卡工程,基本實現就醫實時報銷”被列為第9條。北京市已經完成醫保費用結算方式改革的前期準備工作,將在年底前完成1000萬張社會保障卡的發放工作,實現參保人員門診醫療費用實時結算。
以后,在門診付費時,參保人員刷卡后只需要繳納自付部分的金額,可報銷部分的金額無需再墊付,相當于醫保報銷周期將由過去的幾個月縮短為幾十秒,參保人員可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將由4所放寬到1700所。
■報告摘登:使各項社會救助政策惠及城鄉低收入家庭
數字解釋:十幾萬戶職工補貼取暖費。
據了解,住平房的北京職工,2008年至2009年采暖季的取暖補貼將漲一倍。本市長城以內地區的取暖補貼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400元;懷柔、平谷區及密云、延慶縣的長城以外地區的取暖補貼標準由原來的220元提高到440元。對屬于發放取暖補貼范圍的建筑、市政建設企業單位的職工,因在現場施工不能回家而住集體宿舍的,由本單位每年扣除130元作為職工住集體宿舍的取暖費用,其余發給職工本人。根據要求,2008年至2009年采暖季的取暖補貼已發放的,應按照新標準補發差額;未發放的應按新標準發放。其他有關問題仍按有關規定執行。此次調整涉及十幾萬戶。
2012年兩會出臺的新政策有哪些?
一、加大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持續推動農業穩定發展
1.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首先要穩住糧食生產,確保不出現滑坡。要切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緊缺品種生產,著力提高單產和品質。繼續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快提升800個產糧大縣(市、區、場)生產能力。繼續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和示范項目。支持優勢產區加強棉花、油料、糖料生產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布局、主攻單產、提高效益。深入推進糧棉油糖高產創建,積極擴大規模,選擇基礎條件好、增產潛力大的縣鄉大力開展整建制創建。大力支持在關鍵農時、重點區域開展防災減災技術指導和生產服務,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完善重大病蟲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2.狠抓“菜籃子”產品供給。抓好“菜籃子”,必須建好菜園子、管好菜攤子。要加快推進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N養,提升“菜籃子”產品整體供給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繼續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水產示范場創建,啟動農業標準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建設。實施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支持優勢區域加強菜地基礎設施建設。穩定發展生豬生產,扶持肉牛肉羊生產大縣標準化養殖和原良種場建設,啟動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進生豬和奶牛規?;B殖小區建設。制定和實施動物疫病防控二期規劃,及時處置重大疫情。開展水產養殖生態環境修復試點,支持遠洋漁船更新改造,加強漁政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菜籃子”產品生產和流通中的積極作用。強化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綜合協調,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和追溯體系建設,開展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大力推廣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殘留農藥,嚴格規范使用食品和飼料添加劑。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都市農業應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堅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鮮食品自給能力。
3.加大農業投入和補貼力度。持續加大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持續加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發揮政府在農業科技投入中的主導作用,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入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按照增加總量、擴大范圍、完善機制的要求,繼續加大農業補貼強度,新增補貼向主產區、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提高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水平。落實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適時增加補貼。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和范圍,進一步完善補貼機制和管理辦法。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加大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力度。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態補償制度。研究建立公益林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加快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大對牧業、牧區、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覆蓋到國家確定的牧區半牧區縣(市、旗)。加大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積極引導農民和社會資金投入“三農”。有效整合國家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切實加強財政“三農”投入和補貼資金使用監管,堅決制止、嚴厲查處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4.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加大農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增加農村信貸投入,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完善涉農貸款稅收激勵政策,健全金融機構縣域金融服務考核評價辦法,引導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強化農村信貸服務。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農戶信用評價機制。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穩定縣(市)農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發展多元化農村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服務領域,支持商業銀行到中西部地區縣域設立村鎮銀行。有序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開展信用合作。完善符合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和業務特點的差別化監管政策,適當提高涉農貸款風險容忍度,實行適度寬松的市場準入、彈性存貸比政策。繼續發展農戶小額信貸業務,加大對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縣域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科技型農村企業、科技特派員下鄉創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探索農業科技專利質押融資業務。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加大對農業科技的貸款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開展直接融資,積極發展涉農金融租賃業務。擴大農業保險險種和覆蓋面,開展設施農業保費補貼試點,擴大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范圍,扶持發展漁業互助保險,鼓勵地方開展優勢農產品生產保險。健全農業再保險體系,逐步建立中央財政支持下的農業大災風險轉移分散機制。
5.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相關法律,落實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創新。加快推進農村地籍調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蓋農村集體各類土地的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包括農戶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財政適當補助工作經費。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健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制度。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完善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有關條款,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牧區草原承包工作。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定林地家庭承包關系,2012年基本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搞好國有林場、國有林區改革試點。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強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候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本文地址:http://www.dglao.com/post/10710.html